浙江金华金东区缸窑的历史印记

   日期:2021-07-01     来源:今日金东    浏览:712    

从区政府出发,往南十公里,有一个小村叫垄窑村。村子位于多湖街道,南邻武义江,与雅畈镇隔江相望,清澈的江水绕村而过,环境优美。

然而让这个村子扬名于外的不止是这里的优美景色,更有上百年历史的缸窑文化。

沿着公路,来到垄窑村村口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矗立的四只“古婺缸窑”巨型大缸,雄浑厚重、气势磅礴,仿佛在述说着垄窑村古往今来的辉煌。

此前,这里曾是“缸窑村”,有十八窑的传说。随着孟宅、缸窑、社坛头三村合并,改名垄窑。

在村子的一角,一座庭院被绿竹掩映,悄然而立,这是垄窑村的陶瓷体验馆。

陶瓷馆门旁一块锈迹斑驳的铁板直立,镂空的花纹,刻出“汉陶”两字。

推开浅褐色的木门,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路面,一侧是低矮繁茂的灌木丛,一侧是圆润的鹅卵石,放眼望去,院子里遍植茶叶梅、樱花、红枫等树木,清幽雅静,人于此处,真有“独坐幽篁里”之感。

院子的左手边,是一幢粉刷一新的低矮平房,透过橱窗,可以看见一件件细口圆躯的陶瓷工艺品陈列在展厅里。右手边是一个小花园,供人休憩;还有一间茶室,用以招待客人。

往里走到底是陶瓷馆的体验区,宽阔的空间里,十多台拉坯机一字排开,陶瓷文化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捏陶、制陶,体会垄窑村浓厚的缸窑文化。

谁也想不到,这个陶瓷体验馆在半年以前,还只是一座废弃的厂房,无人打理,任其荒芜。

去年7月份,董志存开始接手这片废墟,并一步一步把它改造成如今的模样。

董志存是土生土长的垄窑村人,对陶瓷文化有着特殊的热爱。因为这份热爱,他大学报考了景德镇陶瓷大学,学习工艺美术。

也是因为这份热爱,多年以后,董志存回到自己的故乡,开设了这家陶瓷体验馆。

董志存说,垄窑村以前以烧制民间家用的水缸、罐、坛为主的粗陶。如今,这些陶器已经逐渐被淘汰,垄窑的窑火也逐渐衰败下来。

但是,村子里还有些老房子,那一面面由缸碎片堆砌的墙似乎在述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。

在陶瓷体验馆的展厅里,有一个大瓮,造型奇特。大瓮的底部有一些特殊的花纹,看似连绵起伏的山峦。

董志存说,这些山峦象征着垄窑村,象征着曾经制陶辉煌时期的十八窑。

董志存还展示了一些以缸、罐造型制作的小件陶瓷,它们采用了垄窑村本地的泥土作为原材料,经过专业的艺术处理,把以往的粗陶打造成了精致的艺术品。

其中的一件盖碗,董志存取名“源”,寓意着回归,回到生他养他的垄窑村。

如何让缸窑文化延续下去,是董志存一直思考的命题。

“文化的传承需要有载体。”这座陶瓷体验馆以及他自己就是这个载体。

在这里,他将传承过去,记住乡愁,同时也将立志创新,让缸窑文化出彩出新。

文字/摄影:楼海航 编辑:贾佳

 
 
更多>同类资讯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网站首页  | 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 | 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 | 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 | 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会员等级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违规举报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电话:0579-81319699

    邮箱:xiaodongxiaoxi01@163.com

    微信:xiaodongxiaoxi0001

  •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

  • 小东小西直供平台订阅号

  • 小东小西优选小程序